电话


400-6618-600 / 0592-8400866 / 0592-6641668

您的位置: 首页 > 土楼图片 > 漳州南靖河坑土楼群 >  漳州南靖河坑土楼群景点介绍

漳州南靖河坑土楼群

河坑土楼群位于福建省南靖县书洋镇曲江圩河坑自然村,距南靖县城58千米。包括朝水楼阳照楼永盛楼绳庆楼永荣楼永贵楼等6座方形土楼,裕昌楼春贵楼东升楼晓春楼永庆楼裕兴楼等6座圆土楼和五角形的南薰楼共13座。其中年代最早的朝水楼建于1549年。河坑土楼群有仙山楼阁、北斗七星之称。
简介
河坑土楼群:由15座不同造型的土楼组成。这些土楼气势恢宏,分布在“丁”字形的小河流两岸的狭小地带,是南靖县境内土楼建筑分布最密集的区域。居高俯视,偌大土楼群星罗棋布于青山秀水之间,给田野平添了一道壮丽的景色。楼群中最早的土楼是建于明万历四十五年至天启三年(1617年—1623年)的朝水楼;最有特色的是建于清康熙三十八年至四十一年(1699—1702年)的方形绳庆楼。楼内祖堂上悬挂着清制的“德式乡闾”牌匾,堂内有木雕“狮子夯梁”,墙壁有梅、兰等花草图案彩绘。
地理特征
河坑土楼群位于福建省的南靖县,南靖县位于福建省东南部,漳州市西北部,九龙江西溪上游,东邻华安县、漳州市芗城区,西连永定县,北与龙岩市、漳平市接壤,南与平和县毗邻,东南依龙海市。
南靖县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7°C~21.1°C,年平均降水量1580~1880毫米,年平均无霜期321天。全境土地面积1961.58平方公里,居全市第三位,辖区11个镇,总人口34.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9.2万人,占85.63%。
历史

河坑土楼群
开基祖张仕良因河坑四面青山环抱,地面平坦而肥沃,遂从石桥村迁此居住。其子张六益于明朝嘉靖年间(1549-1553年)动工兴建最早的土楼——朝水楼,随着人口逐渐增多,张氏后辈又相继建起了永盛楼、永荣楼、绳庆楼、永贵楼、阳照楼、南薰楼、裕昌楼、春贵楼、晓春楼、永庆楼、裕兴楼等13座土楼。从朝水楼到永庆楼的落成,建造时间足足跨越了423年。河坑土楼群有仙山楼阁、北斗七星之称。1998年11月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 世纪70年代以前,土楼的维护、检漏,疏通四周排水、排污沟主要依靠楼内居民自发地维修保护。70年代以后,逐步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楼内居民积极参与的保护管理机制。2000年,成立了河坑文物保护管理小组,实行楼长责任制以加强土楼管理。2006年,南靖县人民政府委托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制定了河坑土楼群保护规划。2007年上半年,河坑土楼群顺利完成“三线”下地、拆迁土楼周边不协调建筑物等一系列整治。
布局

永庆楼
河坑土楼群以“法天象地”作为规划布局理念,14座方圆土楼一次规划分批建设,单体土楼采用夯土墙与穿斗式架构共同承重的方法建成两层以上封闭式围合型民居建筑。楼群坐落于不足1平方公里的山地溪畔间,是福建土楼中最密集的土楼群。河坑土楼群从建成至今,除了正常检修外,14座土楼墙体、结构、内外空间一直维持原状,没有任何改变。
荣誉
2007年8月,河坑土楼群作为我国2008年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中申报点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目录。2008年1月上旬,河坑村被列为第三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编辑本段
土楼建筑

楼内环境
河坑土楼群
楼群中最早的土楼是朝水楼;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这座土楼楼高3层11.3米,楼底墙厚1.66米,令人称奇的是无石砌地基,仅在墙体外嵌砌1米多高的鹅卵石。该楼现仍有8户48人在此居住。站在狮子地冻山顶,可以从三个方位看到不同造型的三个土楼群共有27座。在右前方的一片开阔地与山坡连接处,座落着7座土楼,就是东升楼、晓春楼、永庆楼、春贵楼、绳庆楼、南动楼、永荣楼。在左前方,两条小河流在山脚下交汇,形成了河坑村风水结晶“丁”字水,沿着“丁”字的小河流两岸,分布着6座方形大土楼,3座圆形大土楼。

河坑土楼群
在左后方,在曲江自然村里,有庆南楼、庆裕楼等11座土楼。在这青竹绿树掩映下,不足一华里的狭小地带的河坑村,16座土楼犹如庄严的宏大城堡,使山清水秀的乡野平添了一道壮丽的景色,走进村落,每座土楼都是河卵石砌基础,深层泥土春成的墙体,三四层高,刀削般峭立高耸。上古人的建筑技术。这些土楼都是封闭式的,底层只有一个大门,门楼皆是石板材半圆拱顶,大门栓无一不是6寸见方一丈来长的硬木直插墙内,没有2人无法伸缩开启楼门。二、三楼外墙台有开窗均匀分布,错落有致。土楼中间是个天井,周围平均分割成若干格子,每格4米宽,3米多深,就是房间,大的土楼,如东升楼、春贵楼、裕昌楼每层有36个房间,可以住100多人,圆楼的房间呈现斧头现状,站在天井张望,酷似一只高大的木桶,颇有坐井观天之感。住在土楼,方知土楼文化历史悠久,而土楼是一种地方文化积淀的一种体现。土楼中人群居一楼,生活和和美美,亲密无间。经历几代几十代人的土楼,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土楼人勤劳朴实,像蚂蚁一样孜孜不倦;土楼人热爱生活,像蜜蜂一样建造家园。土楼人热情好客,爽朗无私。正如人们所说,喧闹是土楼的的特色,欢乐是土楼基调,团结是土楼的精神。
土楼特点

河坑土楼群
土楼的特点是建造工期长,一般要花两三年时间才能完工,较大者甚至要积数十年、几代工匠的辛劳。所用木材须300~500立方米。因土墙下厚上窄,坚实牢固,“三防”(防风、防水、防震)性能好,有的还能防火(三环土墙便是3道封火墙),特别是其超凡的抗震能力令人叹服,几乎所有土楼都曾经受过程度不同的地震考验,皆安然无恙。好的土楼即使经历地震也仅在楼与楼之间裂一条裂缝,由于圆楼墙结构下面厚1.2米,向上延伸时略向内斜,呈梯形状,向心力强。70多年来竟神奇地自然弥合,现仅留下一道一二公分宽的裂缝。土楼建筑的另一特色是结构极为规范,房间的规格大小一致。大多数土楼均只有一个大门供出入,楼内均有天井,可储半年以上粮食,犹如一座坚固的城堡,易于防盗和防匪(旧时客家人常遭匪患,故垒筑高大土墙以防不测)。由于墙壁较高较厚,既可防潮保暖,又可隔热纳凉,优点甚多。客家人建土楼时,将烟囱砌入土墙内,使厨房免受黑烟污染,十分洁净。土楼的兴建,也是旧时客家人笃信风水的表现。迷信说法,认为路有“路煞”,溪有“溪煞”,出口处有“凹煞”。建方楼时,他们以为其某个角会碰上“煞气”,就在楼角基石上刻上“泰山石敢当”字样以避邪,或在楼角钉上绘有八卦、写上字符的木板,用以“制煞”。圆楼无角,据说“煞气”能滑走,所以为避“煞”,清代以后的土楼多为圆楼。总的看来,建土楼讲求实效性是显而易见的。
建筑风格

河坑土楼群
土楼不仅在建筑风格上特色鲜明,大多数土楼的命名也寓意隽永、意味深长。土楼作为福建客家人引为自豪的建筑形式,同时又揉进了人文因素,堪称“天、地、人”三方结合的缩影。数十户、几百人同往一楼,反映客家人聚族而居、和睦相处的家族传统。因此,一部土楼史,便是一部乡村家族史。土楼的子孙往往无须族谱便能侃侃道出家族的源流。此外,就地取材,用最平常的土料筑成高大的楼堡,化平凡为神奇,又体现了客家人征服自然过程中匠心独运的创造。20世纪60年代后,传统的土楼已基本歇建,如今在闽西和闽南保存有数百座形态各异的土楼,其中永定县和南靖县的数量最多,各有100多座大小土楼。在永定,土楼麇集于湖坑、古竹等少数乡镇,仅湖坑乡就有54座;在南靖则以书洋、梅林等乡为多。绝大多数土楼保留完好并依然住人。与一般民居错杂共存,使庞然土楼犹如鹤立鸡群,格外引人注目。

河坑土楼群
河坑土楼群的建筑风格很有考究,圆形楼和方形楼建筑结构均是封闭式的,只有1个大门可以进出。大门板以十几公分厚的硬木板制造,有的外钉铁皮,里装双根双向粗门栓,极其牢固。有些还在门顶设水港,遇火攻时可向下放水灭火,具有明显的堡垒式防御功能。大门厅是楼内居民聚会或休闲场所,有的也作米碓或梯间。一层、二层至三层对外不开窗门,有的仅在三层至四层开扇小窗门,内宽外窄。二至三、四、五层门窗都开向楼内中心天井。楼内天井宽阔,设有水井。中心天井有的还建有三间一堂式学堂、祖堂,也有在底层灶间对面建畜间。楼内二层以上都是杉木板敞回廊。在楼四角或左右或大门厅设有四部或二部、一部的公梯。圆楼的房间从一层至顶层均是同样大小,同一形式、整齐划一的曲边梯形的“斧头间”。方楼的房间不严格限制面积,可大可小,圆楼屋顶平缓,出檐2米以上。无论圆楼或方楼的外周墙一般厚度1米以上,或1.5米、2米。大门多以花岗石砌筑,或圆拱顶或方拱顶、高大坚固。有不少楼在顶层外周四角出挑建有1到4个了望台,或在楼大门前墙顶层出挑建与前墙一般长的眺坪,四周设枪眼。古老土楼建造均选址在今依山傍水的坡地或溪畔山谷之中,或在山、水、田、屋相和谐的地理环境之间。
技艺

河坑土楼群
按照宋代《营造法式》之标准技术,夯土墙的高与厚之比为三比一至四比一,即墙高十公尺墙厚二点五至三公尺多。而南靖县土楼墙高与厚之比大致为六比一至七比一,四层土楼底墙厚一般1.5米 ,五层高土楼15--20米,墙厚约1.5到2米。奥妙就在土的配方与夯筑技术。南靖古土楼用的是极其粘韧的生土,无腐植质的净红壤土,再配以细河沙或田底层泥,经反复翻锄之后,上堆让其发酵成为熟土,墙中放竹片或小竹子,为墙骨起拉力作用,然后才用以夯墙。土的选配发酵及其干湿度的掌握,其技术具有极强的经验性。最堪称道是干夯三合土墙。这种三合土墙以石灰、细沙、黄土各等量拌匀,再掺入红糖水、糯米饭汤,揽和成乾湿适中,制版不软塌的凝固状,以墙模版筑成三合土墙。这种墙异常坚固,永久不变,胜于低号水泥,在水中浸泡不坏。土楼的圆造型有许多优点。它比同样周长的方型土楼的面积要多1.27倍。照传统的风水地理学说,造房要避“煞气”(即邪恶之气),圆楼无角,是不张当“煞气”的。而且它还有安全。冬暖夏凉、隔音防潮防震等诸多特性。据有关史料考证,这种独特建筑和聚族而居之俗,其根源可追溯到古中原仰韶文化时期。在西安斗坡遗址,可见到四、五千年前中华先民创造并已相当成熟了的圆寨(或方型)集体住宅的风俗。

漳州南靖河坑土楼群周边景点

更多>>
  • 裕昌楼

  • 田螺坑土楼(四菜一汤)

  • 云水谣

  • 塔下村

  • 和贵楼

  • 有关漳州南靖河坑土楼群线路
  • 漳州南靖河坑土楼群周边线路
查看全部线路>>
土楼旅游
客服1
客服2
客服3
客服4
客服5
客服6
国内周边
客服7
客服8
24小时预定热线
0592-8400866
0592-6641668
18965135905
400-6618-600

"扫一扫"微信预定更优惠,手机网址
m.zongsifang.com
在线客服